痛心疾首
上帝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1:18)
春秋時,秦晉二國爭戰不休。晉厲公即位後,又因邊界發生糾紛,於是兩國君王互相約在令狐會面,訂立盟約。可是秦桓公回國後,立刻又背叛了盟約,約楚國攻白狄,楚國答應了。可是秦國卻派人對白狄說:「晉國要攻打你們。」楚國也派人對晉國說,秦國背約和楚修好,醼對付晉國。白狄和楚國都洞穿秦國的用心,全恨秦國背信棄義。晉國派呂相去和秦國絕交,對秦國說:「各國諸侯如今都知道秦國唯利是圖,不守信用,所以大家都願意和晉國親近友好(原文是:斯是痛心疾首,暱就寡人。)現在晉國已和各國諸侯作好準備,如果秦國願意訂盟約,我晉國可以勸諸侯退兵,否則,我們與諸侯共同對付秦國。」
這段記載見於「左傳」,後人便將「痛心疾首」引為成語,用以形容心裡十分怨恨,一聽到或一見到,就頓時心裡難過,忿怒起來。
【靈訓】 |
上帝是慈愛的,也是公義的。凡行不義的事都為祂所恨,特別是淫亂的罪最令祂痛心疾首,為了顯明祂的忿怒,藉著不治之疾來懲罰人類。
保羅對羅馬人犯同性戀之罪大加責備,他們的男和男的,女和女的都「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他們慾火攻心,彼此貪戀。保羅稱之為可恥的事,結果有當得的報應(羅1:26–27)。愛滋病就是神對同性戀者的鞭打,這種無藥可醫的病,醫院也不收留,只好留在家中等死,真是可憐!羅馬帝國雖然強大,但因流行同性戀之罪,結果帝國瓦解,變為日後歐洲許多小國。可見上帝對同性戀何等的恨惡。今日世界上同性戀這麼流行,該是被毀滅的,但因信徒的緣故,因此只懲罰那些罪人而暫時不毀滅世界。所以基督徒當時刻儆醒,要保守身體的聖潔,以免干犯上帝的惱怒。
|
黃瑞西牧師著
摘自《366中國成語典考靈訓》美國榮主出版社出版
承蒙黃瑞西牧師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