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升級工程進行中,期間或會有中斷和不穩定的情況,請諒解,謝謝!
Vine Media
主頁 | 關於我們 | 支持我們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 網站連結 | 手機網站 | 設定為首頁
简体
網上電台 隨想隨筆 信仰見證 認識真理 音樂分享 教會講壇 創意短片 聖經靈修
 
葉福成牧師

葉福成牧師畢業於達拉斯神學院(Th. M)及美國三一神學院(D. Min)。他具二十多年牧會經驗,自1999年起在神學院教授釋經講道學,並創辦傳基督網頁 (www.preachchrist.com)。在美國生活20年後,於2008暑假從洛杉磯到達香港,在中華神學院全職講師,太太莫瑞英為臨床心理學家。他著有《開天闢地》、《耶穌:罪人的朋友》與《緊追神的應許》。


新書推介:《比喻人生》

 描述    

比喻是主基督在世傳道時常用的教導真理方法。比喻是透過用世上人所熟悉的東西叫人了解天上的事物,但解釋比喻卻是需要「功力」的。葉福成牧師《比喻人生》一書,全是有關比喻的講道信息,內容豐富,比喻充足,應用亦恰到好處。願神使用這書,讓讀者了解神的心意,跟主而行。

蘇穎智牧師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堂主任

---------------------------------------------
本書集結了葉福成牧師二十多年牧會和教授釋經講道學的心得,藉著深入淺出、既簡易又發人深省的見聞、新聞、見證和原文釋經,幫助讀者藉著聖經回應時代。書中充滿北美特有的幽默,讓信徒在會心微笑下,反思神的旨意。這書在這忙碌、多變、敗壞的世代中,為信徒提供心靈的綠洲。

蔡少琪牧師
九龍城浸信會主任牧師

---------------------------------------------
聖經中主耶穌講述的比喻,充滿睿智,並且剖進心靈、辨明思念,叫人省察自己,悔改得生。《比喻人生》內十八篇信息,以嚴謹釋經闡述經文內容,輔以各種生活例子,以解明當如何實踐主的教導,謙卑閱讀者必能從聖靈得指教。

蕭壽華牧師
香港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Bookmark and Share  
  主頁 » 隨想隨筆 » 葉福成牧師 » 大衛:邪眼—嫉妒的惡果

  大衛:邪眼—嫉妒的惡果 (葉福成牧師)
其他文章


邪眼—嫉妒的惡果 (撒母耳記上18)
整理:許淑珠

為什麼嫉妒是負面的、是未得滿足的,又是自我挫敗的呢?

嫉妒強化自是心態 (People Become Defensive When They Are Jealous)
18:5掃羅無論差遣大衛往何處去,他都做事精明。掃羅就立他作戰士長,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6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裏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7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8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9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上18:5-9)

運動界有一句話說:「一個瘋狂的球員是一個壞選手。」

原文中,大衛被高舉和掃羅受反對在經文的字面上是有關「眼睛」這個字。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對大衛無不「喜悅」,希伯來文是用「看見」的名詞,第5節的中文翻譯應該是「他被接受在一切百姓『眼』中和掃羅臣僕的『眼』中」,但是掃羅的眼看著大衛,就如同自的命就在大衛的身上,「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9節)。第9節的「視」亦是「眼」變成的動詞。這是聖經第一次,亦是最後且唯一一次把「眼」當作動詞來使用。掃羅可能是聖經最妒材的一位,他的妒忌無限量,也無止境。

為什麼掃羅用嫉妒又邪惡的眼來看大衛呢?原因完全不在大衛的錯。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不是大衛出的注意 (2節) ,並且大衛沒按著自己的意見和方法去為掃羅辦事或提供管理、作戰的建議;他只乖乖聽從掃羅的差遣 (5節)。成就沒有改變大衛。他不是厭煩或輕視為王彈琴、作詩的工作 (16:23)。大衛就像小狗那樣跟著主人掃羅,但是掃羅卻如鷹盯著他。忠實又年輕的大衛情願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線上,甚至願代替他的國王和主人受箭傷或矛的攻擊;他的才幹、能力和認真竟成為罪過與威脅。

大衛的「精明」(5節) 不是一個詛咒,而是一個祝福,但是掃羅竟然把祝福毀壞、扭曲,而成為咒詛。這位沒有官階的士兵並沒有做什麼錯事或丟臉的事,他也沒有擅離職守或不服命令。他也不誇耀自己,不要求升職,也不奉迎別人。即使掃羅立他作戰士長,亦不會有人埋怨或投訴。眾百姓同意王的決定,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甚至被忽視的臣僕也以掃羅、大衛和國家為榮。沒有士兵或臣僕表示反對或抗議。他們並不介意大衛的極速上升,反而為大衛的將來和成就而自津津樂道。

突然有一天,一切都出錯了。來自以色列各城出來的婦女們講錯話,又唱反調。她們的歌曲和音樂實在讓掃羅感到十分刺耳。雖然她們是來迎接掃羅王 (6節),而不是迎接大衛,但是掃羅還是不覺得開心,也不覺得好過。掃羅聽到副歌的時候,就動怒。她們不斷重覆唱著無數次,直到唱到沒有力氣、口乾舌燥。她們不是沒有唱前面的「掃羅殺死千千」,然後只唱後面的「大衛殺死萬萬」。然而,婦女們無意中惹了一個大禍,並激起一場大戰。掃羅質問:「大衛真的超越我十倍嗎?」

掃羅不僅是發怒,甚至是「甚發怒」(8節),「甚發怒」的原文與以下的事件用了相同的字:該隱「大大的發怒」所引起的謀殺 (創 4:5) ,雅各的兒子們為底拿被玷污的醜事「十分惱怒」(創 34:7),押尼珥因伊施波設的責備,就「甚發怒」所導致的叛變 (撒下 3:8),大衛在聽完拿單的故事就「甚惱怒」(撒下 12:5),尼希米聽到猶太人出賣自己人就覺得「甚發怒」(尼 5:6),還有約拿因尼尼微被寬容而「甚發怒」(約拿書 4:1)。即使大衛已離開掃羅的的身邊,過自己的日子時,這些明顯又不減弱的憤怒仍重複的記載著 (撒上 18:8,20:7)。

掃羅王知道這首歌曲被以色列各城裏出來的婦女們傳唱 (6節) 之後,這首歌就會變得更受歡迎,也會更普遍流傳。這事就像燒他的眉毛,剔了他的鬍鬚,削了他的面子一樣。可是,掃羅沒有怪責於婦女們,只怪罪於大衛 (8節)。從此,大衛所說的每句話和他所做的每一舉動,都引起掃羅的懷疑。掃羅所看的每件事都像是帶著殺傷力而陰雲密佈,他也用有色的眼光來看別人的動機,覺得他們要掩飾內在的陰險狡詐。

嫉妒帶來破壞行動 (People Become Destructive When They Are Jealous)
18:10次日,從 神那裏來的惡魔大大降在掃羅身上,他就在家中胡言亂語。大衛照常彈琴,掃羅手裏拿著槍。11掃羅把槍一掄,心裏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牆上。大衛躲避他兩次。12掃羅懼怕大衛;因為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13所以掃羅使大衛離開自己,立他為千夫長,他就領兵出入。14大衛做事無不精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撒上18:10-14)

當掃羅變成一個暴力、記仇又惡毒的人時,他就開始沒落。此外,他太空閒了,於是就胡思亂想,悶悶不樂,而且自尋煩惱。他認定他和大衛之間必須有一個人離開。他對大衛初期的熱心和喜愛已經消失了 (撒上 16:21),反而被嫉妒和憎恨所取代,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怒氣和怨恨。誰竟敢搶走我的鏡頭和光彩?配角竟會有天大的膽子取代主角的角色,奪走奧斯卡獎,得了影評的讚賞?大衛的評價和表現步步上升,他的愛慕者不斷增加。所以有人必須付代價,有事即將發生。惡毒的掃羅王發洩自己的怒氣,就把槍扔向大衛。他盡力扔槍,想要讓大衛變成串燒和碎屍。怨恨簡直從掃羅的嘴邊洩漏出來。

其實,掃羅王跟外邦人歌利亞沒有分別,他倆都帶著槍 (10節,撒上 17:7)。在某一方面說,他甚至比歌利亞更危險,因為歌利亞還沒有扔槍的機會,而掃羅王卻一直在想:「下次一定把他逮個正著。」難怪一名精神病專家說:「我可以治好病人,但是我不可能治好壞人。」

大衛兩次拒絕保衛自己不中槍,但是掃羅還是不相信他的清白。懼怕 (12節)使掃羅變成一個又壞、又具危險性的人物。他的懼怕沒有事實根據,而且也沒有必要。他讓自己在後來的日子,成為大衛的仇敵 (29節),可是大衛卻不是掃羅的仇敵。掃羅王根本找錯對象,他應該更害怕自己才對。他不承認耶和華離開他,只是生氣神與大衛同在 (12節)。而且掃羅沒有向神訴苦,卻發洩在大衛身上。大衛並沒有為掃羅製造問題,他反而令掃羅舒暢爽快 (撒上 16:23)。請注意:耶和華的靈在大衛身上工作 (撒上 16:13),比祂的靈離開掃羅更早 (撒上 16:14),神的靈不是先離開掃羅,才來到大衛的身上。

但是掃羅越是迫害大衛,大衛就越興旺。年輕的大衛做事無不精明 ,因為耶和華與他同在 (14節)。「耶和華與他同在」的子句有兩次用來描述掃羅與神的關係 (撒上10:7,20:13) ,卻有八次形容大衛與神的關係 (撒上 16:18,17:37,18:12,14,28,20:13,撒下 5:10,7:31)。掃羅的年輕臣僕 (撒上 16:18)、領袖掃羅(撒上 18:28)、同輩的約拿單 (撒上 20:13)、屬靈導師拿單 (撒下7:3) 都認同神與大衛同在的事實。掃羅曾為大衛和歌利亞的戰鬥,而祈求耶和華與大衛同在 (撒上17:37),但是很悲哀地,他不是真心想為他祈求,或許他以前只是利用大衛,或者他已經改變主意了。神與大衛同在也沒有阻止掃羅失去理智的行為,與此同時,神給大衛空前未有的成功。

原文字「一切」(不同的中文翻譯) 描繪大衛的成功與成就。首先,「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喜悅他被提拔 (5節)。然後,從以色列「各」城出來的婦女們都歡喜他 (6節)。不久,大衛作事「無不」精明 (節14)。最後,「所有的」以色列和猶大眾人,包括北國和南國的人都愛大衛,因為大衛領他們出入 (16節),為他們的生命冒險。大衛與以色列人一起上戰場作戰的時候,掃羅卻舒服地躺臥在宮殿裡。

嫉妒引致捏造謊言 (People Become Deceitful When They Are Jealous)
18:25掃羅說:「你們要對大衛這樣說:『王不要甚麼聘禮,只要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好在王的仇敵身上報仇。』」掃羅的意思要使大衛喪在非利士人的手裏。26掃羅的臣僕將這話告訴大衛,大衛就歡喜作王的女婿。日期還沒有到,27大衛和跟隨他的人起身前往,殺了二百非利士人,將陽皮滿數交給王,為要作王的女婿。於是掃羅將女兒米甲給大衛為妻。28掃羅見耶和華與大衛同在,又知道女兒米甲愛大衛,29就更怕大衛,常作大衛的仇敵。30每逢非利士軍長出來打仗,大衛比掃羅的臣僕做事精明,因此他的名被人尊重。(撒上18:25-30)

有一些人只有在自己成功的時候,才能大方地接受別人的成功。有些人遇到別人更成功的時候,反應就很激烈;當別人的股票上漲,而自己的股票下跌時,內部就自亂陣腳。

無論掃羅如何對待大衛,大衛都不反抗。大衛後來更有成就,得到更多支持,也更能自重。大衛從矛槍、陷阱和挫折中得以存活。他的進度報告記載在18章裡: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1節),以色列和猶大眾人都「愛」大衛 (16節),掃羅的次女米甲「愛」大衛 (20,28節),王的臣僕也都「喜愛」他(22節) (「喜愛」的原文與「愛」字相同)。和掃羅同一陣線的每一個人,包括他的兒子、女兒、他的士兵和臣僕都「愛」大衛。甚至約拿單 (撒上 18:1,20:17) 和米甲 (20,28節) ,對大衛的愛在聖經中特別提及兩次。掃羅的愛是自私的。起初,他比任何人還愛大衛;經文記載「掃羅甚喜愛他」(撒上 16:21),其中的「喜愛」亦是與「愛」為同一個原文字,但是別人卻不可以和掃羅分享其愛。只要大衛不造成他個人的損失,只要大衛一直待在自己的崗位,只要別人不要有同樣的感覺,掃羅就會一直愛著大衛。

儘管如此,大衛的成功是必然的:大衛不僅在掃羅所差的事上精明 (5節),原文也記載「他做事無不精明」,也就是不管他做什麼事,盡都順利 (14節),甚至更加精明 (15節,合和本漏譯了「更」字),而且他也比掃羅的臣僕做事精明 (30節)。大衛的精明惹得掃羅感到懼怕;大衛越順利,掃羅就越害怕 (29節)。掃羅一事不成,甚至耶和華與大衛同在都令掃羅害怕 (12,28節)。大衛的精明令他害怕(15節),而他女兒對大衛的愛也叫他心生恐懼。當掃羅要求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作為聘禮時 (25節),大衛竟然送來200塊陽皮 (27節)。

掃羅走下坡的光景,是相當明顯。即使他因為懼怕大衛,而採取行動(12節),懼怕也沒有因此除去(15節)。甚至到了本章的末了,他比以前更加懼怕大衛(29節)。掃羅不只是生氣,而且是「非常生氣」或「狂怒」,怒火遮掩了他的眼睛。掃羅不止怕大衛,他也擔心大衛。掃羅的懼怕其實沒什麼道理,因為大衛又不是最高階的官員,而且掃羅派給大衛帶領的士兵也沒有超過1000人(13節)。很諷刺的是:掃羅開始時甚發怒(8節),結束的時候就怕大衛(29節),但是大衛反倒做事無不精明(14節),原文甚至記載他「更加精明」(15節);最後,他的名被人尊重(30節),原文是作「非常受人尊重」。

掃羅的提升使眾人大大歡喜 (撒上 11:15),但是大衛的晉升卻帶來愛慕和好感。無論他使用什麼方法打壓大衛,大衛還是站立得穩。即使掃羅借用神的名 (17節),也是枉然,他就利用非利士人的手加害大衛 (17,25 節),又以自己的大女兒為手段 (17節),再用小女兒做誘餌 (21節),動用他的臣僕做殺手 (22,24節)。在17節的原文,「奮勇」是由「勇敢」和「兒子」兩個字所組成,掃羅請求大衛如同兒子般,為父親而戰 (17節)。

掃羅的眼目關注大衛,而且他的手中拿著搶 (10節),可是他無法守住自己的一生不要瓦解。他的方法十分拙劣。他三次想過要大衛死於非利士人的「手」(17,21,25節)。按照原文的記載,大衛用手彈琴為要醫治掃羅 (10節),但是掃羅卻要從手中擲出槍來,殺害大衛。

結論:聖經所教導的典範、關係和原則,總是最佳的。你是否把人建造起來?耶穌命令教會在祂回來之前,要使萬國成為門徒,教導他們服從神所有的命令(太28:20)。你是否吸收了神的話語?保羅曾指責道:「你既是教導別人,還不教導自己嗎?」(羅2:21) 你是否願意傳承?提後 2章2節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教導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
Stacey and Paula Rinehart, Living in Light of Eternity 40, Navs, 1985.
「精明」或作「順利」,為相同的原文,請參書1:7。

作者:葉福成牧師


未有回應

 

Copyright © 2006-2024 The Vine Media Organiz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