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升級工程進行中,期間或會有中斷和不穩定的情況,請諒解,謝謝!
Vine Media
主頁 | 關於我們 | 支持我們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 網站連結 | 手機網站 | 設定為首頁
简体
 
古斌

  • 文化專欄作家,著有《信仰臨界》一書
  • 《信仰臨界──消費社會的信仰新想像》一書於第三十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信義宗神學院主辦)中榮獲文藝創作組年獎
  • 聯絡電郵:danblog-writer@yahoo.com.hk
Bookmark and Share  
  主頁 » 隨想隨筆 » 古斌 » 萬聖節

  萬聖節 (古斌)
其他文章

每年萬聖節,海洋公園準時推出「哈囉喂」活動,一個月入場人次五十萬,進帳可觀,去年迪士尼「黑色世界」也來分甘,廣告更驚嚇。海洋公園搞驚嚇,是年年網上「外泄」禁播版。

海洋公園「○八哈囉喂新配慌」宣傳。玩盡死亡,不過是用笑克服不可克服的死亡恐懼。

  萬聖節好玩,在於玩恐怖,說明是玩,就要從玩的角度來看,才能理解箇中魅力。一臉嚴肅,斥責那是讚美魔鬼,捉錯用神。

  被嚇從來好玩,出人意表,還不過是玩樂一場。鬼屋,不過是跳樓機、過山車和海盜船的同系刺激。玩出命,從不好笑,拋出過山車,和真的在鬼屋見鬼一樣,並非初衷。

  鬼屋要求的投入,遠比3D動感影院高,工作人員跳出來,女生邊笑邊叫,說明那是另類小丑,永不是蝙蝠俠那不懂幽默的小丑。

  鬼屋,至少比電玩「生化壽屍」(Biohazard)健康,你看到僵屍只會大叫,而不是把它剁成肉漿。按讚美魔鬼說,生化壽屍該很榮耀神,因把撒但勢力一一剷除,殺殺殺。

  鬼節的鬼片,有指定題材,要逼近與逃跑,才像鬼屋。像日本鬼片那樣玩變態(挑戰真象認知),就不好玩了。

  在尖叫中,我們團契。過山車上,不理好歹,先叫為快,因為一起尖叫是很振奮的,就像在狂歡舞會裡尖叫一樣。若果獨個兒被捆上木頭,眾人圍觀,焚燒而尖叫,是慘叫。

  青春恐怖片的尖叫,總嫌太吵,美少女高頻呼叫,在叫的時候讓你感覺同伴,跟過山車原理一樣。

  蘭桂坊的化妝狂歡,是自己當起鬼屋的工作人員,令人又笑又叫,很是滿足。女生扮鬼也要做靚鬼,說明自己「鬼死咁靚」。

  萬聖節餐牌,南瓜頭、眼球、斷手和蜘蛛網,玩盡死亡,對,是玩,玩不是對死亡不認真,而是對死亡的恐怖造反。

  死亡的恐怖永不可克服,因此,我們便在玩笑中克服它。克服不到的專權,市民總愛說笑嘲諷。萬聖節對死的玩耍,承繼自基督教傳統,跟中國人對鬼的認真和懼怕,完全不同。

  在棺材裡跳出來的木乃伊,或是僵屍伯爵,是基督復活的變種。沒有甚麼比在棺木裡爬出來更可笑,更能嘲笑死亡。耶穌也曾說了一個笑話,說睚魯死去的女兒不過睡了,惹人發笑。

  然後他說:女兒,起來吧!(路九54)世界從此不再一樣。


轉載自:第一一○一期.二○○八年十月五日

作者:古斌


未有回應

 

Copyright © 2006-2025 The Vine Media Organiz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