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始於女人的解放。
美女,自古總是神祕的美麗,半遮半掩,深閨難遇,不論仙女、名伎或大家閨秀,女人都是以難見為
 |
美女,自古給少數男人關起、交易,選美把女人變成公眾話題。昭君出塞圖。 |
美。女人,一直給男人關在家裡,直到女性進入勞動和消費。
選美,把美女由神祕變成公眾的。我們對某某佳麗的認識,可能比她父母的還多。公眾,講的是話題性、「曝光」,由「走光」、緋聞,到內幕和揭祕。
看,還是為了說,評頭品足,樂在其中。話題,是最少腦力的說話快感,搬弄陳腔濫調的樂趣。
被看,成為公眾焦點,不再是羞恥,而是女人作為女人的榮耀。選美,是鎂光燈和廣播的產物,女人不乞求少數男人的目光,而是著迷那沸騰的水銀燈。
選美的看,是對女人特有的看。跟收看奧運不同,選美會沒有慢鏡重播轉身動作,也沒有專業旁白說明每寸肌膚。觀眾在瞬間偷望,然後各自表述,不清不楚,發揮空間才大,你說她腿粗,他說她臉蛋標緻。
選美,被看的是女人,選「港男」(香港先生選舉),被看的還是女人。只不過,女人由台上跑到評判席。男人,還是扮演一貫的紳士與小丑。我們等待的,不是港男展示肌肉,而是那時候女人怎反應。
選美是一個道德污名,閃亮,還不過是虛榮。有學養的男人總愛為女人選美找個理由,那不過是繞個圈來定罪,罪名當然是貪慕虛榮。男人要為女人解釋,是因為她欠他一個解釋。正經的女人不拋頭露面,選美,是女人的失控。面對失控的女人,要像耶穌那樣不給人定罪,從來困難。
婦解批評選美貶低女性,尤其比堅尼環節。只是,選美不過是把資本主義社會對女人的期望說白了。女人,看來吸引,從來職場佔優,美貌與智慧,當中講的智慧不過是另一種美貌。
代表國家民族,所求於女人的,還不過是美。得獎時喜極而泣,那激動是因為感到幸福(蒙寵召)。至於上一屆冠軍述職,溫婉道來,百感交雜,是經過洗禮成為高貴,晉身慧妍。
選美就是表面的,背後沒有真相。觀眾總想八卦一番,洞悉實情,只是,「大熱」也會「大熱倒灶」,「內定」也會「爆冷」,言詞矛盾,共證不存在的洞悉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