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戰國時,有一次,齊王派遣使臣去訪問趙威后,威后還沒有把信拆開,先問使臣說:「貴國那裏的莊稼好嗎?人民好嗎?君王好嗎?」使臣心裏很不愉快地回答:「我是奉命來問候你的,你不問王,先問莊稼和人民,難道是先賤而後貴嗎?」威后說:「你的觀念錯了,沒有莊稼那裏會有人民,沒有人民,那裏來的國君呢?難道先捨根本去問末事嗎?」
捨本問末,是說沒有注重根本而先去注意不重要的,後來又演變成為「捨本逐末」。
【靈訓】 |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有三次說到甚麼事應該放在最先。
(一)「先去同弟兄和好」(太5:24),基督徒的生命有橫的和直的兩方面責任,換言之,一面對神,一面對人。兩者不可分開,人若說他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耶穌要我們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才會蒙悅納。
(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太6:33),耶穌教訓我們世俗的事情都不是我們生命的中心,神才應該是我們生命的中心。當我們讓基督居首位時,我們生命中一切所需用的,祂必定會恩上加恩的賞賜給我們。
(三)「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太7:5),當你在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以前,先從你自己眼中去掉梁木,也就是說,不要多責備人家,還應遇事多反省自己,幫助我的弟兄看清楚並沒有錯,但首先應該把我自己看得清楚。
事有先後,勿本末倒置。
|
黃瑞西牧師著
摘自《366中國成語典考靈訓》美國榮主出版社出版
承蒙黃瑞西牧師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