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頁 » 認識真理 » 主日崇拜 I » 真知道神救恩中的三...(陳天祥博士)2013.3.17 |
|
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牧室〕每逢星期日錄影轉播不同講者、牧師的證道分享..
《葡萄樹傳媒》整理:Carrie Chow/校對:Fanny
主題:真知道神救恩中的三重恩典
證道:陳天祥博士
我們今天要看的聖經是剛才頌讀的以弗所書經文。講道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解經式的講道。無論聽道或解道,我也很喜歡解經的形式,因為我覺得這是神對事奉人員的要求,要分解真理的道,同時也是信徒的需要。聖經是新生嬰孩的靈奶,是能夠讓我們成聖的真道。當我們查經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訊息的來龍去脈,看看是否合乎聖經的解釋。
我們先同心祈禱:「我們的天父,當我們聚集敬拜祢的時候,我們有機會看祢的話語,叫我們的心靈向著祢,讓我們聽道時能分辦。看見祢榮耀的時候,叫我們的內心能湧出敬拜和讚美。當看到我們需要負的責任,看到我們本相的時候,我們的內心要立志改變。求主祝福我們以下的時間。我們的祈禱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如果你問保羅,作為一個基督徒,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想保羅怎樣回答?他的答案記載於腓立比書第3章。他說他以認識耶穌基督而自豪。這是保羅作為基督徒覺得最重要的事。如果你問保羅作為教會最重要的是做什麼?他的答案記載於我們剛才讀的聖經-以弗所書第1章。我們打開剛才已讀過的以弗所書第1章15至23節。我們最主要看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信仰有一個反應。保羅對他們有一個要求。這要求是兩個知道。第17節:「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我讀的是舊譯本聖經,跟大家看的有一些不同;第二個知道在第18節:「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
我喜歡舊譯本聖經,覺得較貼近原來文字。原來聖經有兩個知道。第一個是真知道神。另一個是知道以下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是並排下去的。這裡有兩個知道,而第二個知道中有三個不同的特質。這三個特質是什麼呢?在第18節: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恩照的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的豐盛-基業的榮耀。第三,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是聖靈內住時所產生浩大的能力。這是三個不同的品質。
這裡有一個反應、兩個知道、三個品質。我們首先看反應。你看保羅的反應。在第15節:因此我既聽見你們順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祈禱時常聽到你們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你們,叫你們真知道他。大家覺得保羅說這些話是以什麼心境呢?是安心、是有很大要求、是擔心、還是興奮呢?大家覺得怎樣?他說因此我聽見你們順從了耶穌,我就會為你們不住的感謝神。是興奮嗎?是的。保羅在這裡表現有要求的興奮。很興奮,但有要求,好像你的兒子或親人被中大或港大收錄,你會很興奮。如果他們被耶魯或劍橋大學收錄,也會很興奮。你會有很多叮囑,告訴他們要怎樣努力讀書等等。這是有要求的興奮。為什麼值得興奮呢?正如第1章3至14節所講,神有莫大的恩典,而這莫大的恩典,這班信徒已經得著了,因此有莫大的興奮。
第3至14節中有三個稱頌。第一個稱頌在第6節: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第二個稱頌在第12節: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第三個稱頌在第14節: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頌。這是很大的恩典。保羅提到三次稱頌,信徒已經得著了。是否很興奮呢?不單這樣,這班信徒確實得著救恩。很多人回教會,不過回教會人未必一定能信靠耶穌。但這班人真真正正能信靠耶穌基督,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第15節: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靠主耶穌,親愛眾聖徒。他們有兩個表徵。第一是順從主耶穌。第二是對其他弟兄姊妹相愛。這兩個表徵證明他們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的信不只是參加聚會這般簡單,而是順從主的吩咐,按主的吩咐而行,順從主耶穌,而且對其他弟兄姊妹表現愛心。正如約翰一書所講,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的。這確實是一班愛主、真正的基督徒。他們真正有上文所講三個稱頌神的大恩典。是否應該很興奮呢?既然那麼興奮,為什麼有要求呢?因為我們得到神的恩典,不單只因信得救那麼簡單。保羅的要求是完全合理的。神的恩典是恩上加恩。神不單讓我們被稱為義,還要我們成聖。在以弗所書第1章4節所講,就如神在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這是神的心意,不單要我們稱義,而且讓我們成聖。
羅馬書第8章提到律法的義能成就在我們這些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的身上。這是神的心意,不止稱義,而要成聖。不單單有生命,還要像約翰福音所講,要有豐盛的生命。不單單被召,而是要被選上。不要做被召但不被選上的人。不是要生命中受過試探,而是要我們成全完備地勝過試探。
神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進到祂的榮耀,與祂分享祂的榮耀。正如羅馬書第8章35節所講,神預先定下的人就召他們來,召他們來的人便稱他們為義。稱他們為義的人就叫他們得榮耀。這樣才真正享受救恩的豐盛。大家看見這得豐盛的路嗎?保羅就是知道這得豐盛的路,因此對這班真正得救的以弗所信徒說:我對你們有要求。這班信徒像小孩子般要成長。我們也要成長,成長的重要一步是保羅在以弗所書所提到的兩個知道。這兩個知道是知道神,而第二個知道是知道人從神所得到豐盛的恩典。
這兩個知道是相連的。在舊譯本,第一個知道是真知道神,與第二個知道之間有一個「並」字。在新譯本,這個「並」字卻放在後面。其實在原來文字沒有這「並」字,但在舊譯本可看到兩個不同的知道。原本文字用了不同的字。原來文字的意思是因你對神的認識,所以你知道恩典對你來說有多大的豐盛。
我們或者可以從這兩個字明白它們的關連。這是兩個不同的字。第一個是真知道,在聖經曾出現二十次。第二個是知道,在聖經出現很多次,有653次。這兩個知道不是特別向著神,不是指奇怪的事或要超乎什麼才知道。很多時候指對普通事物的知道。在腓立比書第1章9節提及,你們的愛心,在知識的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那個在愛心和知識的見識便是真知道的意思。至於出現了653次的第二個知道,在很多地方是講人的事情。例如以弗所書第6章提到,信徒推基古將保羅的事情告訴以弗所人,讓他們知道保羅的情況。這知道便是第二個知道。這是我們一般心理運作的認知。
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明白怎樣知道神。你如何知道一件事?怎樣知道一個人呢?怎樣認識一個人呢?怎樣認識一件事情呢?開始時可能知道他的名字。如果你不知道孔牧師的名字,代表你不太認識孔牧師。你不知道一個人的姓氏怎樣寫,代表你不太認識他。此外,要認識他的事件和他以前做過什麼。好像剛才介紹我時也用一些事件,讓大家認識我。他的工作、作品及你與他的相交也有很大關連。例如要認識球,不只是知道它叫什麼或它是圓形。對於踢足球的人跟打籃球的人,他們對球的認識也不同。大家要有互換和相交才有認識。
你可能只透過報紙認識一個人,那你不算認識他。如果通過電郵、吃飯、見面、傾談或面書認識,可能會多些認識。更深入的是從這些表面事件明白這人的本質,例如他不變的性格和持守的原則,以進一步明白這人。我們明白神也是這樣。知道祂的名字和事蹟。我們祈禱與祂相交。我們看見祂如何引導和扶持我們。從這些事蹟,我們進一步明白祂的性情。以弗所書第1章提到,神在救恩中給我們恩召,給我們將來的基業,還有聖靈內住。這是神的工作。我們透過這些認識神,我們從這些表面的東西認識神不變的性格。
以弗所書第1章8節提到神的愛。我們體會神的愛,我們能體會神諸般的智慧和聰明。我們透過這些知道神原來那麼愛我們。神用智慧和聰明將救恩彰顯出來。我們能認識神,真知道神。第二個知道與第一個知道應該有相連的關係。
中英文聖經的看法很不一致。中文聖經譯作真知道,有些聖經譯作深深的知道,有些譯作充份知道。呂振中譯本和現代中文譯本則沒有加任何東西。英文聖經幾乎沒有加任何東西,除了NIV譯本譯作充份認識,因此很不一致。這個字是否有殊意思呢?根據字典,加了以上字首的字指特殊、有方向性,不是空泛的,是有焦點的。它也引用了其他人的說法,當中也有這意思。除了這意思外,認識這字也帶著經驗。不單指頭腦上的認識,還帶著經驗。在很多情況下,聖經人物也透過所參與的工作和事情明白神。例如阿伯拉罕,他稱神為耶和華以勒。大家記得那件事嗎?因為神在他預備獻上以撒前已為他預備一隻羊羔,所以他稱神為耶和華以勒,神必預備。例如摩西,神帶領他戰勝敵人時,他認識的神為耶和華尼西,即神作他的旌旗,戰勝的旗。當基甸遇見神,當時他可能喪命,但最後生命得以保存,於是他認識的神是賜他平安的神。因此,我們會從日常生活經歷中經歷神這個字的意思。綜合來說,真知道指透過與我們有特別關係和有份參與的事對神的認識。是什麼呢?
以弗所書第1章前半部分提到神給我們的救恩,我們真認識神,便認識神的恩召,認識將來一切在天上地下也在基督中同歸於一,於是我們也在基督裡面得到基業。我們對神的認識也包括神要聖靈住在我們的裡面,使我們有印記,使我們將來的基業有憑據。這些是神的工作。我們透過這些工作認識神。以下的字是要看見的意思,好像是自己與自己有特別的關係。我認為真知道神是神的工作。後面第二個知道是將神的工作和神的恩典內化,成為自己的特質。將神的工作內化,成為自己的特質,我覺得這是保羅對以弗所人的要求,將外面看到神的工作,內化成為你個人的特質。什麼是內化?如果外面有規矩,如果你覺得外面的規矩不是自己的,是被人強迫的,當內化後,這些規矩便成為你自己持守的原則。當外面的規矩成為你的原則,便是內化。小孩子成長時會看父母怎樣做。女孩會學媽媽,男孩會學爸爸。性別的身份從外在的做法變成內在的身份,便是內化,外面的會變成內面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經文是神的工作的內化。經文中有清楚的支持。剛才提過神的工作,第一是恩召、第二是基業、第三是聖靈內住。保羅說:你們要知道,要內化,變成恩召的指望、基業的榮耀和聖靈內住的能力。將神的工作、神的恩召、神的基業、聖靈的內住變成恩召的指望、基業的榮耀和聖靈內住的能力。我們將神的工作內化。
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知道,也是非常困難。你看的事情只是表面,要進入事情的本質是很困難。神做很多啟示的工作。除了在以弗所書第1章提到的兩個知道外,還有第三個知道,在第9節: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這知道是使知道,是神使我們知道,給我們很多啟示,使我們知道。第二個支持我們知道的是聖靈,在第17節:將那使人智慧和那啟示的靈賞給你們。透過神的恩典我們能夠知道。第一,我們知道神的思典很浩大,有恩召、基業和聖靈內住,內化為我們的指望、榮耀、能力。這知道在信徒中有極大的需要。因為救恩除了是神的工作外,人也需要配合。你不知道,便不懂怎樣配合。
這也是讀科學時領會的原則。科學有四大目的,第一是措述/措寫/清楚描寫;第二是知道原理和理論;第三是預測;第四是操控或改變。同樣地,我們在信仰必須要預先知道。否則,我們無法配合得救的功夫,成為聖潔的子民。所以我們不要經常提倡只要有簡單的信心信靠神便足夠。我們要知道,要努力尋求和知道更多。這知道不只是頭腦上的知道,而是經歷上的知道。聖經希伯來書的作責備希伯來書的收信者,說他們不熟習仁義的道理,只能夠吃奶,不能吃乾糧,不能明白比較深奧的道理。我們要知道,當我們知道時,我們才能作出配合,作成得救的功課。
這三個內化對我們很重要。大家知道這三個內化在時態上有分別嗎?按照斯托德的註釋,恩召是從前的-創世以前神的恩召,神的揀選。基業是將來的-將來得基業。聖靈內住得能力是現在的,橫跨以前和將來。這三個不同的時態對現在也有影響。雖然恩召是以前的,對現在還有果效和影響力,影響指望。基業是將來的事。基業有兩個意思。第一,我們成為神的基業。第二,神成為我們的基業。兩個解釋在以弗所書第1章前半部分也有出現。在現在出現是什麼意思呢?解作我們是神的基業還是神是我們的基業呢?有些註釋書說前者,有些說後者。不排除兩個意思也有。無論如何,這是將來發生的事,現在來說構成榮耀的感受,是價值的感受。當然,現在的聖靈內住讓我們發揮聖靈給我們的能力。這三個特質讓我們現在嘗到信仰的好處。第一是恩召的指望。是指望,不是盼望。我喜歡聖經這個譯法,好像有期盼,現在所發生的。因為得到的恩典很大,所以你對信仰有期盼和指望,希望能在我們的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們在聖經看到其他例子,可以表達這期待的心情。彼得後書第1章3至5節提到,神已經將關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賜給信徒,又說這是極大而寶貴的應許,賜給信徒,叫我們能脫離屬於情慾的敗壞,能與神的性情有份。彼得告訴我們,因此要分外殷勤。這份外的殷勤有期待的意思。你有否好像彼得所提到有份外的殷勤?如果是,你便能將恩召內化,成為你的期待。沒有期待的人,是憂鬱的人。憂鬱的人很愁苦,對所有事情沒有興趣和沒有期待,甚至會自殺,不想活下去。在越戰時,很多美軍被俘虜。他們被殘酷對待。他們回國後生病,變得沒有期待hopelessness。這些人受攻擊時不懂反抗,是完全沒有期待、生病的人。生命中當然有情況,屬靈亦然。一個在屬靈中沒有期待的人可能指停止聚會的人,對聖經和神沒有興趣,甚至離開教會,沒有期待,不能將神的恩典內化為指望。如果我們有期待,裡面充滿動力,會去認識、參與、成長。
不單這樣,我們內化時可以將基業變成榮耀的價值。什麼是榮耀?榮耀是光彩、榮譽。當然神才有真正的榮耀。人的榮耀由神而來。未信主之前,聖經告訴我們,人因自己所犯的罪虧缺神的榮耀。我們信主後便能分享神的榮耀。那種榮耀的感覺是什麼呢?心理角度看是自卑。覺得自己什麼也沒有,很自卑。一個信靠神的人應該在任何人面前也不會顯得自卑。我們在聖經看到一個明顯的例子-雅各。他在法老面前做了什麼呢?他為法老祝福。很奇怪吧!在法老面前,因為信仰的原故,雅各一點自卑也沒有。雖然在自己「沒有」的情況下,他仍然明的自己的「有」是何等的大。這便是我們的榮耀。
我們會否也這樣呢?追從聖經原來能幫助我們心理的健康。心理學上,我們追求兩樣關乎自我的東西,第一是自重self-esteem,第二是自賞self-regard。這兩樣東西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原來我們將神的恩典內化的時候,我們便有這種特質。最後是聖靈內住的能力。NIV譯本將其譯作無比的能力incomparable power。
沒有東西能勝過的。沒有軟弱是不能讓這能力幫助。我們可能有什麼軟弱呢?我們可能有肉體的軟弱。我們面對世界,世界有敵擋神的風氣。我們在面對這世界時可能會軟弱。我們面對魔鬼的引誘時可能會軟弱。我們透過聖靈能發揮應有的能力,勝過我們的肉體、勝過世界、勝過魔鬼。不過,耶穌基督的恩典已經勝過所有,勝過肉體、勝過世界、勝過魔鬼。聖經中很多地方記載我們怎樣勝過肉體。在羅馬書第8章,肉體有軟弱,所以我們不能行律法的義。但我們在聖靈的工作裡面,聖靈賜給我們生命的糧,改變我們,使律法的意義成就在我們這些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的身上。勝過肉體、勝過世界。約翰一書提到在我們裡面的比這世界還大。我們勝過世界。保羅說:就他而論,世界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他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分割,沒有關係,是厭惡。如果有不良的風氣,神怎樣幫助我們?聖靈怎樣幫助我們?好讓我們厭惡這些東西?讓我們不會對這風氣就犯。神怎樣幫助我們勝過魔鬼呢?
希伯來書第2章說:耶穌基督的死,是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因此,我們可以跟著耶穌說,當有試探的時候,你說撒旦,退在我後面吧。我們在聖靈裡有足夠的能力。這是心裡學所說的self-efficacy自我效能。這是很好的心理特質,使我們能健康地生活。當我們內化神的工作時,我們亦有自我效能。
各位弟兄姐妹,你希望成為心理健康的一份子嗎?原來內化神的工作可以達成這目的。當我們的心靈健康時,我們的心理便健康。不過,你一定要信,而且要做一個好基督徒。什麼是好基督徒?很多心理信仰的研究將基督徒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intrinsic的基督徒,另一種是外在extrinsic的基督徒。
什麼是外在的基督徒?他們會利用教會和信仰,達成自己地上的目的和好處。這是外在的基督徒。內在的基督徒會將神的生命和救恩活出來。這是內在,由裡面指揮,生命由裡面帶領,要活出信仰的真實。你們要信,要成為一個內在的信徒。這樣你們便能得到心靈的健康,當然也得到心理的健康。
我們祈禱:「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看到神工作的偉大。當我們內化這一切事情的時候,能夠成為我們裡面的特質,成為一個在地上有能力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我們也能夠做應該做的事,討祢的喜悅,榮神益人,求主帶領我們。我們祈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葡萄樹傳媒》整理:Carrie Chow/校對:Fanny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
地址
Address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