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升級工程進行中,期間或會有中斷和不穩定的情況,請諒解,謝謝!
Vine Media
主頁 | 關於我們 | 支持我們 | 聯絡我們 | 常見問題 | 網站連結 | 手機網站 | 設定為首頁
简体
網上電台 隨想隨筆 信仰見證 認識真理 音樂分享 教會講壇 創意短片 聖經靈修
 
認識真理目錄
與神對齊-張哈拿牧師
先知恩賜之危與機 The Gift of Prophecy
烈火學校 School of Fire
新造的人 New Creation
至聖所的禱告-張哈拿牧師
進入豐盛使徒性年代
重要屬靈兵器學習-號角
活出真理-布永康
恢復大衛帳幕-琴與爐
新婦戰士 – 邁向成熟
主日崇拜 II
如果我可以
人的破碎與靈的出來
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敬拜讚美節慶 Praise & Worship
達成目標的決心系列 ~ DETERMINATION
信心-祝福及醫治的鑰匙 ~ FAITH
新生命行為 VIII – 克服癮習
新生命行為 VII – 態度和行為
新生命行為 VI – 基督徒女人
新生命行為 V – 基督徒婚姻技能
新生命行為 IV – 真正的自由
新生命行為 III – 父母教育
新生命行為 II – 家庭的認識
新生命行為 I – 自我認識
主日崇拜 I
星火飛騰
走出憂谷
開卷有益
中國生肖
建立合主心意的教會
廣東客屬教會的恩典源流
信仰與文化
明道聖經專題講座
創世記系列
生命的抉擇
從約翰福音看耶穌基督身份
第五屆崇基基督教文化節
第四屆崇基基督教文化節
第三屆崇基基督教文化節
八福
十架恩情
星空深情 - 聖誕節文化與意義
襌修與靈修
基督徒與佛教徒的對話
如何向佛教徒傳福音
揭東方閃電的邪教本質
不住增長的信心
十字架道
基督徒信仰入門
從文化角度認識中國宗教
信仰市場‧消費教會
「耶穌的另一面──Marcus J. Borg 眼中的耶穌」講座
Bookmark and Share  
  主頁 » 認識真理 » 信仰市場‧消費教會 » 從神學角度看消費文化(龔立人博士)

  信仰市場‧消費教會 (從神學角度看消費文化(龔立人博士))
其他章節

在資本主義全球一體化下,今天的教會和信徒正不自覺地受消費主義影響。一些教會視會友為「消費者」,教會服務猶如商品般推銷;有信徒上教會只求快餐式服務,甚至如美食會試食般頻繁換教會,或只參與崇拜卻不願委身。面對這種現象,我們當如何從聖經和神學的向度詮釋?教牧與信徒該如何回應?


第3課 - 從神學角度看消費文化(龔立人博士)
  

《葡萄樹傳媒》文稿整理: Gary Ng/校對:Lily Lin

主持:葉菁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我們聽過陳龍斌老師從聖經角度去回應我們今天的講題之後,今天有請龔立人教授從神學的角度講這個問題,有請Dr.龔。

講員:龔立人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我 是負責從神學角度反省的,從一個故事講起。今年八月中旬,我去了London(倫敦)十天左右。去倫敦做甚麼呢?名義上是去做研究,實際是早上起來做研究 看一下書,下午去看theater(劇院)的比賽。這十數天,選擇一些合適比賽的賽期和好看的比賽,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活。

星期日我會去教 會崇拜。剛好因為John Stott剛去世,所以我刻意從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步行到John Stott的教會All Souls Church去參加他們的崇拜。參加完崇拜之後,原來當日的程序表後面有一句話。只要你帶著這個程序表去All Souls Church對面的PIZZA EXPRESS就有20% Offer(八折優惠),一定要帶著這張程序表給他們看才有優惠。同時我拍了一張照片放到我的Facebook上面,這家教會也挺關心會友吃PIZZA 的。當然有很多人問:這家PIZZA EXPRESS的老闆是不是基督徒啊?所以給與一些優惠。如果確是這樣,到底是給與教會優惠還是取教會的優惠呢?這是一個經驗。我也不知道是否跟市場和消 費有關。

首先我回想今天的題目。當我們講及「消費」而不是一種「買賣」——我們不會認為一般的買賣就是消費——我們關心的是「消費主 義」。若果消費主義不單是買賣,我們怎樣界定和理解消費主義呢?當然,有很多文化評論者或社會評論家,會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其中有一位叫Robert Bocock,他是這樣界定的:消費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最主要是將生命意義(the meaning of life)完全建立在購買的事上面,它的意義來自購買;同時,這些購買往往是稱之為「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不是自己創造意義來買賣,也就是說,你是沒有自主性的,所有都是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他說,當消費主義是將生命意義建立於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之後,其實是將一個自我追求,以計算、自我滿足、物質等等的工具理性,取替了道德利他的精神和靈性的價值理性。 總結來說:消費主義不單單是買賣這些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而這些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裡面是有一些特性的,就是以計算、自我滿足、物質來取替道德、靈性、為他人著想的價值。

若這是我們可以接受的對消費主義的理解,相對於信仰,我會有以下三個問題:
  1. 究竟宗教是否成為消費主義的對象之一,有沒有受到改變來滿足消費主義的一些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
  2. 消費主義是否完全負面的?因為,在某程度上,消費主義為人的自由、自主和創造性提供了一定的空間。這是第二個層面。
  3. 基督教的信仰如何來回應、批判這個消費主義?還有,我們有沒有selling(出售),我們有沒有東西賣給市場?因為我們也是在市場裡面的。
這 三個就是我問自己的問題。我們從每一個層面來回應。首先,我們觀察一些事情。在基督教信仰裡面,我們有很多不同的核心價值,所謂的核心價值不單是指信仰內 容,無論以認信、使徒信經、迦克墩信經、尼西亞信經等等。這不單是指教義上的內容,我所指的內容是,沒有了一些重要的信仰價值,還是我們基督教的信仰嗎? 其中,基督教的信仰是要與貧窮人為伍,我們要和貧窮的人一起。這是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價值。這種價值不單是出於人道精神,而是基督的生命就是這樣展現,無 論透過祂的實踐、祂的吩咐,祂都要求我們要與貧窮人為伍。

若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我想問,在消費市場中,這是不是吸引人的地方,吸引 我們的信徒?在今日教會的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是以貧窮人為伍?作為信仰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並實踐在真理教導裡面。但是,又因為不賣座、沒有市場,縱使 一份二零零九年的統計說教會越來越多關心貧窮;但是否真正改變教會的生活,我們看不到有明顯的改變。甚至有些教會鼓勵多一些關心貧窮人、支援他們的需要, 但可能背後的目的,只不過是想教導下一代子女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所以不會因為對他們的關懷和投入,而改變整個的嚮導和視野。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這個重要 的教導不會成為教會的方針,尤其是在消費主義的文化裡面,這不是賣點,也沒有一個市場。

我觀察到兩種事情的出現。第一種:宣明會在很多年 之前已經舉辦「饑饉三十」,同時也是基督教組織。我剛去了他們的退修會,根據趙煥明所講,所有員工都是基督徒,他們也不需要掩飾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我想 問,香港教會有多少家會跟他們有很多的合作,一起驅動整個文化?「饑饉三十」裡面是有貧窮人,我們不單是援助,我們背後有很多制度,我們沒有參與這些活 動。是不是他們拒絕跟教會聯繫呢?又不是,因為他們的宣傳事工裡面有一個是針對教會的。但是當我們舉辦全球祈禱日,就出現很多教會一大夥參與。然後舉辦佈 道會,很多分區也很樂意撥款參與。我想問,我們的價值觀到哪裡去了?另一方面,與貧窮為伍,教會沒有參與,是不是因為沒有市場。到底教會喜歡甚麼?它認為 甚麼東西才有市場,才可以吸引會友捐錢投入。傳福音其實只是有市場,是一個產品,再沒有其他東西呢,又甚至公平貿易(Fair Trade)?其實這也是教會可以推動的事工,對不對?當教會聚會完結之後賣一些產品,茶葉、餅乾等東西。但是沒有教會會去做的,因為當有物品在教會出 售,又有人會問,在教會買賣是否恰當?這是公平問題,但又不是公平的問題,因為教會不可作買賣。因此,這種過程也不會在教會發生。我想問,是消費主義改變 了教會,還是教會本身的價值取向?某些人認為,這是買不到市場,而且沒有人認同,以致教會也不會講,這是一種相向的情況。

第二種:我觀察 到教會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價值——hospitality(款待)的價值。款待在舊約聖經希伯來書中是很重要的事,接待陌生人會接待到天使,當然我們以為接 待到天使有好處,其實甚麼好處也沒有。整個對hospitality(款待)的看法,不是因為有好處,而是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兒女,是一種友誼的心連—— 不是玩Facebook那種友誼,如果意見不同,可以unlike(不喜歡)又或是Defriend(解除好友關係)你,不再是朋友了。基督教所說的友 誼,在hospitality(款待)的思維裡面,是一種開放、邀請,是願意與人分享。但若果這是我們的理解,究竟這種價值在基督教裡面是不是有市場呢? 還是這種hospitality(款待)沒有市場,所以我們很少講?

例如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我們所講的hospitality(款 待),在教會來說其實只是一種lifestyle and claim,因著生活形態和消費模式而走到一起——因為我們喜愛同一部電影、喜愛同一類食物、用同一種物品、喜愛送子女去同一所學校——是一種 lifestyle(生活形態),往往是由經濟生活所決定。所以我們歡迎新朋友到來,但是你要進入我們這種lifestyle(生活形態),若果不是,你 就不合適。我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我不是說我們沒有努力傳福音,我們也有努力傳福音,只是努力找人去教會。但是我們沒有想過 教會應該在他們當中,我們的hospitality(款待)不單是傳福音——其實已經請他們吃福音午餐了——我們的hospitality(款待)不是走 出去和他們一起,而是要求別人走到我們當中,hospitality(款待)才會發生。又或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hospitality(款待)會不會對 我們分享的資源有所影響。在這種思維之下,我們再問,信仰hospitality(款待)又或是剛剛龍斌所講,馬太福音二十四到二十五章裡 面,hospitality(款待)沒有一個界定,是開放出來的,我們不是不習慣,而是因為這沒有市場,講這些東西,會友是不會BUY(認同)的,執事等 人是不會認同的,所以我們就不講,但我們又不可不提hospitality(款待),只可以refill(重構)又或是redefine(重新定義)成某 一種東西。

所以我覺得近期外傭居港權事件,我明白我們有很多擔憂,我自己也有很多擔憂。因為我也不知道往後會不會成為別人的傭工,其實 大家都知道這是重覆一九九七年居港權事件。我覺得在這個事件中,我很訝異和不開心的是,教會的回應是沉默。你可以說教會不會明白,但很多會友家裡是有菲傭 和印傭的,這就是教會的生活經驗,這也是會友的經驗。在這件事上,教會的聲音在那裡呢?究竟他們有沒有居港權?當然有些人說,這是法律問題,我們不便討 論,但法律也牽涉到公義。不單因為法律就是法律,因為教會本身沒有practice(實踐) hospitality(款待),所以我們不會說、不懂說、不知道怎麼說。因為在教會的市場內沒有賣點,所以我們不說這些東西,這是第二個我要問的問題。

第 三個問題是,若果整個消費文化牽涉到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我們的信仰是講真理,講真理的追求,其實我們會不會將真理package(包裝)得很好看?我們將信仰簡化到 可以讓人明白,但同時我們有意地又或是無意地,不單將信仰簡化,更將它無知化,使得我們信仰很無知、很幼稚,以至原來的生活世界明明有種種艱難、很多矛 盾,但我們的信仰經過pre-package(事先包裝)了之後,就有了一條方程式,大家按著這條方程式,答案就是這樣子,我們提供給人的答案就是這樣。

因 為市場的需要是這樣,不要搞那麼多事情出來,搞完之後還要我們思考,好像龍斌一樣。有兩個可能,倒不如你說清楚一個可能,我們不喜歡這樣,因為pre- 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之後我們要簡單、簡化。以至我們的信仰在被幼稚化的過程裡面,不能sustain(維持)種種人的經驗。不是我 們的信仰不能sustain(維持),而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喜愛我們的生命有那麼多可能性,那麼「沒有答案」,好像「吹水」(吹牛)一樣。我們不想這樣,以 至我們要一些具體的東西。這不一定是牧者的錯,而是我們的會友想清清楚楚、有秩序、有規則。這個其實是改變了我們的信仰,沒有了寬度。

當 然這個講法也講及到信仰的娛樂性,當然,和林以諾牧師有沒有關係,我覺得不一定有關係。很明顯,整個宣傳以至近期方舟探索,總之可以傳福音、令人信主就成 功了。所以,有時我們不喜歡看一些福音電影。我不知道你們喜歡看嗎?福音電影其實不需要多看,好像無線的劇集一樣,你一進去就知道結果一定是這樣。如果你 說「我是看演技的」,你不要騙人吧,他們不會有演技吧!

我們的信仰不能令人再問很多問題,或者是live with(接受),不一定是live above(超越),也不一定是overcome(戰勝)某樣東西,是怎樣live with(接受)很多的矛盾,因為我們已經傾向於很多pre-packaged experience(已經包裝好的經驗)。不一定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沒有一個元素,讓人對靈性、對價值、對「為他者」的追求,而是因為我們信徒不太喜歡這 些東西,反過來影響教會,以致傾向了另一種東西。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再去問,若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有什麼回應呢?我想到在聖經馬太福音十八章裡面,耶 穌對當時的人講,你們要像小孩子,你們要像小孩子,你們要謙卑才可進天國。當然,耶穌講完這一段話之後,再講你們要關心那些小子,不要令那些小子跌到。在 這裡,我不詳細講下去。而這裏值得我們去想一下。第一,可能在整個消費主義主導信徒、甚至主導教會的信息時,教會可能要做一個小孩子,小孩子的特色不一定 是天真無邪,現在的小孩子其實挺奸詐的。

小孩子當時有一個特別的解釋是無權勢(powerless),他要依靠別人,他是沒有自己的。或 者我們不是要完全改變教會,我們要願意或樂意不害怕成為一個powerless(無權勢)的教會,甚至所有會友跑光也不害怕,要做「自己」。這個 powerless(無權勢)是依靠上帝而不需要害怕。我們多講與貧窮為伍,教友不喜歡,若果這樣,根本沒有把信息講出來。這個是很重要的。以至問小子的 時候,小子不是指教會的小子,馬太福音描述「小子」是指那些迷失的人、弱勢社群、要關顧的人。這是教會給社會價值和靈性的事物。

我第一次 牧會只有二十人聚會,這是一九八八年的事,到一九八九年我離開香港到外國讀書,經歷了很久,這間教會還在,還沒有倒閉。大概兩三年前,他們二十週年紀念, 叫我回去參加堂慶。二十週年紀念,會友仍然只有二十三個,當然有些死了。其實他們一直只有二十多人,這是哪一間教會啊?時代論譠登了一個廣告,請牧者牧養 我們三十多隻小羊的廣告。二十幾三十年都是只有二十多人,所以當他們二十週年感恩崇拜,感謝上帝的時候,我要怎樣感謝呢?我們要找個理由。原來這間教會的 存在,是由於裡面有很多長者。原來它的存在是讓長者死得安樂,因為當時很多女性長者很多是單身的。原來陪長者走最後一程,安排安葬,就是這間小教會的使 命。這個就是教會價值,這就是教會存在的目的。所以我回去講道的時候就說,原來我們近年也做了很多安息禮拜,怎樣幫助他們和探望他們。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而不是問這個是否economic scale。這是問題反而是值得一問的。

最後,按著一個社會學家所講,消費主義不是完全負面的,消費 主義是可以成為自主和有理性的人:一方面消費者可以自己定義需要甚麼,不是由政府或社會主義去決定;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創造空間,有個人風格的生活。而 事實上,在某程度上,他的觀察是正確的,因為與二三十年前香港教會的生活相比,現在是多樣性的。機構多了,活動多了,有回歸基督精神同盟,反對基督教,但 又是基督徒。在以往,這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他也提出,個人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私人的領域已經被市場控制,同時在後傳統生活裏面,身份顯得流動和轉 變,消費主義提供一個身份的可能,所以消費主義製造出來的創作空間,仍然逃離不了資本主義的控制。

這個評論其實是問教會一個問題:教會是 否可以為社會提供一個不是由權力控制,也不是由消費主義主導的身份,而讓人回覆自己的自由;也就是說,仍然有自由去選擇、建立和創造自己的身份,同時也是 有價值所追求、有所指向,而不是完全由市場主導。教會可否扮演這個角色?這是不是我對教會的期望過大,還是教會要深思的方向呢?

《葡萄樹傳媒》文稿整理: Gary Ng/校對:Lily Lin


未有回應

 

Copyright © 2006-2024 The Vine Media Organiz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