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工程进行中,期间或会有中断和不稳定的情况,请谅解,谢谢!
Vine Media
主页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联络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连结 | 手机网站 | 设定为首页
繁體
网上电台 随想随笔 信仰见证 认识真理 音乐分享 教会讲坛 创意短片 圣经灵修 讨论区
 
梁永善牧师

1979年   建道神学院神学学士 B.TH.
1986年   信义宗神学院道学硕士 M.DIV.
1999年   建道神学院教牧学博士 D.MIN

梁牧师于1986年至大埔开荒,建立基督教铭恩堂。其格言为“抵死有余”,意即尽用时间,把握每个机会服侍神、传福音,即使有一天离世也无憾。牧师着重讲道教导,信息庄谐并重,深入浅出,针对时弊,信仰与生活结合,会众藉此获益良多。

  牧师热爱群羊,视青少年如儿女,成年肢体如弟妹,甘心服侍,善于辅导,为其解决问题、助他们面对困难、与他们并渡困厄,与教导肢体要彼此相爱相顾。牧师看重福音使命,身体力行。现今仍进入区内基督教学校团契带领学生归主。替不同小组带领查经,并建立了两间分堂及科学园福音事工。

蒙神恩领,牧师在大众传媒上能为主作工,除了为不同传媒机构拍摄节目外,每周更为时代论坛作网上广播,因应不同时事问题作出回应。
Bookmark and Share  
  主页 » 随想随笔 » 梁永善牧师 » 申命记析读(9) 欠债不还 放债不追

  申命记析读(9) 欠债不还 放债不追 (梁永善牧师)
其他文章

申命记析读(9) 欠债不还 放债不追
申15:1-11

很多时我们会收到银行或财务公司发出有关低息贷款的信件、电话,甚至吸引我们“先用未来钱”,他们当然会提醒我们“还得到才好借,不要俾钱中介”,如果借钱不用还或借钱予人者又不准追债,你认为合理、正确吗?若真的如此,是否匪夷所思?在现今这世代可有此吗?若这样又会否鼓励人过度借贷、不负责任呢?今天我们探讨申命记一段颇引我们质疑是否 / 应否可行的律例──申命记15:1-11。

此律例的大概内容是:每七年最后一年,债主便要豁免欠债者的债项,不用他们归还;若有穷人向有能力者借钱需借给他,更不应因快到第七年不能追讨债项下而推却不借给他──这似乎不太合理,故我们需作出好好的解释。

1. 与安息有关

这条例反映一事实,世上有穷人而神的子民、基督徒也会陷入财政困难中,在基督教历史中我们看到一些圣洁的人也会经济拮据、缺乏养生所需,但要留意神颁下法例时的社会与今天有很大不同,那个年代很少人是因挥霍过度而欠债,他们可能因农作物失收或家庭支柱患病、死亡下而出问题欠债,甚至家人成为奴隶的悲惨下场。

这条诫命与第四诫“当守安息日”有密切关系,“当守安息日”这诫命是十诫中最长的一条诫命(出20:8-11),这诫命是在人与神、人与人及人和他人、大地之间一条很重要的诫命。在安息日要停止一切工作,要好好敬拜神、共聚天伦,而其仆人、牲畜也需休息,大地也不准耕耘。及后更引伸至安息年,田地每到第七年就当休耕,“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我所赐你们那地的时候,地就要向耶和华守安息。六年要耕种田地,也要修理葡萄园,收藏地的出产。”(利25:2-3),那些日子不能耕作,纵使有农作物成熟、庄稼自长也不可收割,是留给仆婢、工人及寄居者,“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当食物。”(利25:6)。这对田地是有好处,可恢复其肥沃,正如休鱼期般。

再延续下去是“禧年”。第五十年是作“圣年”不单不许耕种,更要使仆人得到自由,“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利25:10),故此安息年与豁免债务有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借贷者不是完全不需还债,因安息年不能耕种故此没有收成不能还债,只是冻结,再过一年后便需再还债,但我们看这经文是清楚指出要完全豁免。

2. 律例的目的

这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使社会贫富差距拉近、帮助穷乏者脱贫,更重要是要他们能彰显爱心、建立一大同世界,若人人均遵守这些律法便能建立一个较稳定及公义的社会。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古代、近代历史均看到当社会贫富越悬殊便越多动荡。故此若富有者能帮助贫穷的人,甚至免去他们的债项,这样便减少怨气与冲突,使整个社会能和谐地运作。

3. 律例的对象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申15:1)。“每逢七年末一年”意即第七年的年终──和合本的翻译使我们误解为整整一年的意思。犹太人的解经书指这豁免从第七年最后一天太阳下山时开始计算豁免人的债项,这里很清楚的指出债主到此刻不能再追债,欠债者之前所借的债项亦一笔勾消,不用再还钱。“豁免的定例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弟兄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申15:2),摩西吩咐子民在豁免年时要宣告律法:“摩西吩咐他们说:‘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就在豁免年的定期住棚节的时候,以色列众人来到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祂。那时,你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将这律法念给他们听。’”(申31:10-11),而申命记15:2是一命令语调,是法例的形式,故此豁免债务不单是道德责任,更是法例必须遵守的。

原文的意思不是所有借钱的人均可以得到豁免,是有特定对象──外邦人得不到这豁免,“若借给外邦人,你可以向他追讨;但借给你弟兄,无论是什么,你要松手豁免了。”(申15:3)。其实也不是所有希伯来人均可以有此权利,豁免的对象应指那些真正贫穷──如:寡妇、孤儿、老弱、患病、无能力工作者──有极度需要但又肯定日后亦无能力还债的人。

“追讨”这字是有逼迫之意,神一早洞悉一些人为了钱可能会采取强烈、不合理的手段。事实在他们的历史中真的有不少有钱人欺负穷人,逼欠债者甚至连同他们的儿女成为其奴隶,或贩卖他们或迫他们作苦工,但神要追债者也需尊重那些欠债者,不能用过份手段去追债,“你借给邻舍,不拘是什么,不可进他家拿他的当头。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当头拿出来交给你。他若是穷人,你不可留他的当头过夜。日落的时候,总要把当头还他,使他用那件衣服盖着睡觉,他就为你祝福;这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你的义了。”(申24:10-13),这经文清楚指出不能强行进入欠债者的家取他的东西,要在门外等候欠债者将抵押品拿出来──那抵押品就是他的外衣,这外衣是晚上用作被之用,故此纵使欠债者未能清还债项,也要在晚上之前将那外衣归还给他,免得他寒夜难眠。可见神是同样尊重那些穷乏者。

外邦人却没有这权利,外邦人即非以色列人,因不是他们的同族──神的子民是圣约的群体故有责任承担彼此的责任,而且外邦人不是生活在神所颁布的律法下,故也没有这免债的权利,正如:外地人也不能享受本地人的福利,这绝不是双重标准。故此这豁免只适用于以色列的赤贫者,而不适用于外邦人。他们在安息年仍可向外邦欠债者追债,而且更可向他们收取利息,“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申23:20)。

4. 借贷的态度(申15:7-9)

神提醒他们,他们是一个圣约的群体,是彼此有密切的关连,故此要互相扶助,因此当看到一些贫穷人有需要绝不能“忍着心”──即硬心,没有怜悯、恻隐之心。“揝着手”──与“松开手”相反,吝啬不肯帮助他们,特别是快到第七年年终的豁免,那么借出的款项差不多一定收不回,不想自己有损失而拒绝帮助有需要的人。神指出这只想“缩数”怕血本无归是“恶念”,这“恶”是表示邪恶最深的字,还有警告他们不单“忍着心,揝着手”,更不要“恶眼看穷乏的弟兄”,这不单是“轻蔑”、“狗眼看人低”,更有“贪恋”的意思,是想吞并他们所有的。“他们见穷人头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碍谦卑人的道路。”(摩2:7)。这种心态、行动会招致神的审判,因为那些穷人走投无路便会向神诉冤,神听见他们的哀号、呼求,见到他们没有怜悯的心、自私自利、不遵守神的律法──不遵守豁免年的律法便会重重刑罚他们。故此他们必需避免犯这些错。“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3:27-28),这是有能力者向无力者应有之态度。在神眼中,所有债主是欠神的债,若不是神慷慨赐下恩典,他们也会一贫如洗,故恩典是要与人分享。

5. 信心得祝福

事实真的如此行,那么借出的是真金白银便付之流水,确实是一个损失,但神的子民需过信心的生活,深信神必会保守供应我们所需,扶助我们及补回我们所付出的。

在此短短数节经文多次提到若真正遵守这法例会得到神的祝福: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耶和华必大大赐福与你。)”(申15:4-5)

“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照祂所应许你的赐福与你。你必借给许多国民,却不致向他们借贷;你必管辖许多国民,他们却不能管辖你。”(申15:6)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这一切所行的,并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申15:10)

事实安息日(特别是安息年)这规例是要他们经历信心的功课,因为一年不耕种岂不是没有收成、收入减少吗?他们要相信神会在之前或之后加倍给他们,他们能否有信心神从另一方面补他们的不足呢?因此这是信心及爱心的表现。事实神救赎他们离开为奴之地并应许他们得到地土,他们所得的也是从神而来,故也需用爱心对待有需要的人。豁免并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藉此使借贷予人者有更多机会经历神的恩典──“施比受更为有福”。若子民能完全遵守神的律法,国家也会因此富强起来,“你们中间没有穷人”(申15:5),而且有能力借钱予其他贫穷国家甚至能管辖他们(申15:6)。可惜的是子民缺乏信心,没有遵守这豁免条例,更没有遵守安息年,结果他们受到神的刑罚,被掳七十年!

6. 现代的应用

我们要小心引用这法例,今天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守,我们要看重这法例背后的精神──爱心怜悯、信心回报。

我们要分辨哪些是真正有需要的人?为什么他会穷乏?是否赌钱、没有节制的乱花费、错误的投资,甚或是因贪心被骗利用?若是如此,我们应否借贷予这些人也成疑。若有人真的有需要我们借给他,或虽然借给他但已经预了他无力归还,好像损失但神会代他还债,“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当然一些人若存心欺骗或亏负他人则必定要追讨,免得他继续犯错。求神给我们不单有爱心,也要有智慧分辨。

而一些欠债者亦应反思不应借钱不还,或许未能一次过清还也应逐少逐少的还债──“债”是人的责任,可悲甚或可怒的是一些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并且不时在面书上上载享受美食或看演唱会、楝笃笑,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对那些因爱心借钱予欠债者的人不公平。这些欠债者或许不是存心赖债,但事实赖债的人是不会得到神的祝福,因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

若有需要而无力还债的人便不应追讨,神是会祝福、记念的,“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赒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徒10:4),甚或那人不一定有能力还钱给那借钱予他的人,但却会使他们铭感于心,更或会带来正面的影响。最重要是那乐于助人者会得到神极大的祝福,“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祢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祢必给他铺床。我曾说:耶和华啊,求祢怜恤我,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祢。”(诗41:1-4)。

当然我们要小心分辨,不要给人利用我们的爱心、欺骗我们,而教会肢体相交尽量避免在金钱上有瓜葛,免得使这些情受污染,求神怜悯!                                        


欢迎肢体对牧者宣讲作出回应


支持【葡萄树传媒】 节目制作/事工经费

藉着互联网,将福音传到地极,并造就、训练更多华人起来,承接“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使命...
PayMe/WeChat      
信用卡 https://www.vinemedia.biz/support-us
获赠见证VCD或《爱。创作》CD
银行支票 抬头请写:
The Vine Media Organization Limited 或 “葡萄树传媒有限公司”

寄回:香港尖沙咀邮政信箱91243号 或
香港九龙观塘伟业街172号坚德工业大厦12楼C室

直接存入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户口 “534-868740-001”

※ 请将入数存根电邮、传真至:admin@vinemedia.org / (852) 3007 0735

※ 或将入数存根拍照并注明奉献者姓名、联络电话、地址WhatsApp 至:6492 5051 或 WeChat/LINE ID: VineMedia

※ 港币一百元或以上之奉献,凭收据可申请减免香港入息税 ※
香港注册免缴税的非牟利机构──牌照号码:91/08685

作者:梁永善牧师


 
:: 回应列表 ::

未有回应

 

Copyright © 2006-2024 The Vine Media Organiz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