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了大學二年級,每晚都要趕功課,睡得很少,卻依然精力充沛,只好說這就是少年人青春無敵的強項!女兒則是一面做電腦工作,一面看網絡電影,間歇性地呼呼大笑,然後又立刻全神貫注地工作,她也是他們這一代人一心多用青春少艾的特質。妻子也不遑多讓,日間忙碌地工作,放工回家後便埋首教會事務,往往到了深宵才睡覺。
在家裡,我是最遊手好閒的一個,每天都窩在家裡處理設計事務、看書和寫東寫西;要不然,就是隨便塗鴉和預備教畫素材。按照常理,這樣的家庭,每位成員互不相干,理應各自為政成為一盤散沙;幸好這樣的事並沒有發生,因為我和妻子早有妙計維繫家人的感情。
孩子還年少的時候,我和妻子便把客廳一部份裝修成為工作室(Studio),把操作電腦和大量參考書安置其中,方便我和妻子一起處理工作和教會事務;孩子則在這裡做家課和繪畫;故此孩子自小便習慣和我們一同奮鬥。雖然大家各自在做自己的事,但是當其中一人在作業上遇到甚麼難題,其他家庭成員便會放下手上的事情,一起研究解決的方案。孩子會上網找尋解決方法,我和妻子則翻看書本尋覓合適的資料。那裡是我們分享生活的地方,也是我們的「作戰基地」。
兒女雖然已經成長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改變生活習慣,還是喜愛留在工作室裡弄東弄西,大家一起談談笑笑,工作起來分外起勁。他們甚少把手提電腦帶回睡房,因為他們持守著優良的作息觀念,視睡房為一個休息鬆弛的地方。
現今我們都是各有各忙,惟有常常運用網絡媒體來保持溝通。他們外出工作或上課時,不方便用電話即時通訊,我們就善用社交媒體,在網絡留下訊息,讓對方有空才回覆。我們更分享資訊、音樂、娛樂和生活體會等各種話題;有時我們互相留下一兩句祝福話語,令忙碌的生活添上暖暖的幸福感。
其實最窩心的,並不是收到這些祝福的電子訊息,而是兒女趁著我工作時,偷偷在我的記事薄裡畫上可愛的漫畫笑臉,有時他們又會在記事貼寫下鼓勵的字句,貼在我的電腦旁,讓我在繁忙的工作裡添上溫馨。可見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並沒有特定的形式、時間和地點,在乎雙方都有一顆關愛的心。
在西方社會,和朋友道別時,總會慣常說一句英語: ”Keep in touch"(保持聯絡)。原來當我們珍惜友誼,便樂於花時間、用心與好友保持聯絡。父母對兒女的愛,比朋友之間的情誼更甚,父母理應與子女有恆常的交流,切勿因忙亂的生活與子女「失聯」!倘若失去溝通和聯繫,緊扣的感情必然會慢慢凋零下來。
愛惜兒女的父母們,不妨多花心思,運用不同的媒介,用愛心與他們「保持聯絡」。要珍惜每個與他們溝通的機會,讓兒女成為你們一生的知已良友呀!